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太平鸟,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小太平鸟
只要见过一次小太平鸟,你就不会忘记它们,其他鸟类与它们在外形上有很大的不同,而即便是太平鸟——一种跟小太平鸟长相相近的鸟——也会有与小太平鸟区分的特征标记。很多鸟儿雌雄长相差异很大,但这点没有出现在小太平鸟的身上,不同性别的小太平鸟长相差异并不大。
虽然被称为小太平鸟,但它们并不小,这种鸟类的体长可达15cm以上,体重可超过30g。小太平鸟比太平鸟稍微小一些,不过分开看的时候,你可能都无法辨别出来,但是放在一起,对比的差异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小太平鸟形态特征描述
体长:15cm以上,一般不会超过20cm。
体重:30-60g。
头部:额及面部前端为栗色;额基部、眼周、眼后等有黑色纹带;颌部也有黑色区域;枕部黑色,与贯眼的黑色区域相连接形成环绕头部的黑环。头顶有羽冠,小太平鸟兴奋时冠羽会竖立起来。
肩部:主要为灰色,略带褐色。
胸部:褐灰色。
腹部:灰色。
背部:主要为灰色,略带褐色。
腰部:灰色。
翅膀:翅上覆羽颜色与肩羽颜色相同,初级覆羽端部的颜色与尾羽端部一样,为鲜艳的玫瑰红色,初级飞羽接近黑色,端部朱红色;次级飞羽羽轴特化伸长出羽片外约8毫米,形成扁片状蜡质红色突起。
尾部:灰色,但颜色较腰部更深,且越向尾部颜色越深,尾羽近端部的颜色可深至黑色,端部为玫瑰红色,尾下覆羽呈现为栗色。
与太平鸟区分:观察飞羽和尾羽端部,小太平鸟的飞羽和尾羽端部为玫瑰红色,而太平鸟的飞羽和尾羽端部为明黄色。
是小太平鸟。
太平鸟的尾羽末端为鲜艳的黄色,而小太平鸟尾羽末端为鲜艳的红色,又因为它们一共有十二枚尾羽,因此,人们又将它们称为“十二黄”和“十二红”,这鲜艳的黄色和红色,在寒冷又肃杀的冬天,尤其显得温暖。
太平鸟和小太平鸟不仅尾羽有鲜艳的颜色,在翅膀上也有颜色,小太平鸟的翅膀尤其特殊:在它们次级飞羽的尖端有红色的蜡状凸起。太平鸟在英文中被称为waxwing,其中wax就是英文“蜡”的意思,而wing则是翅膀,合起来就是“蜡翅”,和它们的实际特征还是非常吻合的。
1、为保持羽毛的洁净、完整,可用架养,还可教以“叫远”的技艺。雌雄羽色相同。一般用亮底的画眉笼或八哥笼,因为它喜吃软的食物,粪便多而稀软。架养时,宜用直棍架,在架的下方要铺塑料布或铺砂土,便于承粪和清扫。
2、太平鸟喜欢吃浆果和其他多汁性果实,只越冬期间才吃松、柏等含脂肪高的种子。
3、太平鸟消化道较短,食物通过很快,“能吃能拉”,所以须经常清洗笼子,否则稀软的粪便不仅沾污鸟的羽毛,有碍观赏,还会发出恶嗅味。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鸟有时会啄食未消化完全的粪便,不利健康,最好每天或隔日将整个笼子洗刷一次。
小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japonica)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约16厘米。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一般生活习性与太平鸟相似,以植物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秋、冬季所见的食物有卫矛、鼠李,兼食少量昆虫。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及中国东北部,越冬至日本及琉球群岛。不定期繁殖鸟见于黑龙江的小兴安岭。越冬鸟群有时至中国湖北及山东。极少数在福建、台湾及华中有记录。
无图 , 可能是 小太平鸟 学名
太平鸟科 Bombycillidae 太平鸟属 Bombycilla 鸟类
下图为 小太平鸟 Bombycilla japonica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繁殖期的太平鸟会较多的取食昆虫,而冬春季节它们则以各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卫矛、鼠李、女贞等植物的果实均为本物种取食的对象。
小太平鸟 小太平鸟 Bombycilla japonica (Siebold)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太平鸟科
中文属名:太平鸟属
别名:十二红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iebold,1824
拉丁文名:Bombycilla japonica
同物异名:Bombycivora japonica Siebold,1824
英文名:Japanese Waxwing
物种特征:体型略小(16厘米)的太平鸟。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褐色。
群鸟发出高音的咬舌音。
结群在果树及灌丛间活动。
形态
雄性成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顶灰褐;枕部后方黑褐色并伸出长冠羽,此黑褐色冠羽被头后部伸出的冠羽所掩盖,有部分露出;上嘴基部、眼先及眼上形成黑色细纹带,后方与黑枕带相连接;背、肩羽灰褐色;腰至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愈浓;支书 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灰褐,雎鲜明的、长约7~10mm的玫瑰色外翈端;初级飞羽近黑色,第2枚以内各羽有灰外翈缘,愈向内愈宽;第3~8枚初级飞羽端部具细白缘,第5枚初级飞羽以内的各羽外翈端部有朱红色点斑;次级飞羽褐灰色具黑端;尾羽褐灰,近端部渐过渡为黑色,黑色区与玫瑰红色尾羽端相联接。颏、喉黑色,颊的下部与黑喉交界处为淡栗色;胸、胁及腹侧与背羽同色,腹中部淡灰色;尾下覆羽淡栗色。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颏、喉的黑色斑较小且染褐色;冠羽较短;上体更显暗褐,尾上覆羽不显灰色;初级飞羽的白端斑小而不鲜明,外翈的红斑仅在少数羽片上微留痕迹;尾端的玫瑰红色斑较小,黑色次端斑也不显著。
虹膜紫红色;嘴黑;脚、爪黑色。
生态
小太平鸟在我国所见的种群数量比太平鸟少得多,一般属稀有种。迁徙及越冬期间成小群在针叶林及高大的阔叶树上觅食,常与太平鸟混群活动。一般生活习性与太平鸟相似,以植物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秋、冬季所见的食物有卫矛、鼠李(赵正阶,1988)和女贞果实(诸葛阳,1990)。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夏候鸟旅行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旅鸟、冬候鸟);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冬候鸟)。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阿穆尔河下游、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夏候鸟)、萨哈林岛(库页岛)(旅鸟),日本,朝鲜半岛(旅鸟、冬候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小太平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太平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小太平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