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拉片子,以及拉片子作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拉片,是学习影视的重要方法之一。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影片是最好的老师”。
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个人——让-吕克·戈达尔。青年时代没有考上法国电影学院,一气之下,躲到法国电影资料馆“观摩”了3000部电影,终于拍出一部划时代的电影《精疲力尽》,引领法国电影新浪潮风骚数十载,以至于让法国人民得意的宣称电影从此以后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两个时代。
可能有人说这是一个巧合,但每个看起来巧合成功的人,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绝对是空前的,巧合能成一时,成不了一世。但戈达尔至今在电影届的地位说明了他的成功不是巧合,是一种努力和积累。
电影学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精读400部”,也就是说学习这一专业的人要熟悉400部以上的影片。但有学生能做到精读400部吗?这个显然是很少的。王迪老师对应这句话说过一句话:“不用,只要精读20部,每部读20遍”,20遍!这才叫精读啊!
就影视课程来说,拉片课既是最简单的课,也是最难的课。简单是因为,就算你没有专业基础你也可以进行,难是因为,就算你专业基础很好也不一定能完整地分析透彻影片中的内容。
拉片课程我们一般会涉及这样的内容:首先是故事结构,故事的开端是什么,创作者是如何开场的,激励事件在何处出现,对整部影片的影响是什么,发展部分是哪一部分,高潮从何处起,如何铺垫高潮的到来,结局部分是什么,是开放是结局吗,这些段落分别在全片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其次是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群像,人物关系是怎样的。每个人物对故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然后是场景,用了多少个场景,什么样的场景,对故事以及人物的表达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场景是否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涵义,场景对于影片升华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再有就是影片细节点的解读和探讨,创作者一定会在自己的影片中注意到许多细节问题,有些细节做了,我们可能看不出来,有些细节很明显。那么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表现人物性格?还是对故事上做的铺垫?在或者说是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点?
用拉片子的方法可以将影片的叙事范例与抽象的编剧理论结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概念。当你的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情节后,你将会自然产生一种节奏感和模式化的记忆,这种节奏感和模式化的记忆,就是你的电影感觉。
①剪辑思维首先,同学们要搞清楚一点,视频拼接员≠剪辑师,新手也很容易把剪辑理解为花里胡哨的特效,但是剪辑真正的核心是背后的故事和悬念的设置。那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呢?传统的电影剧本是不断堆积矛盾,然后达到高潮,其涉及到制造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在短视频时代,你则要学会将高潮放在最前面、或者将悬念在一开始就设置,只有无迹可寻,天马行空的故事,才能真正抓住观众的眼球。那么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这涉及到拉片的训练,下面也会给各位讲讲具体的方法。新手如何进行拉片?在何处进行剪切?镜头应该持续多久?下一个镜头应该是什么?这是剪辑中最常被问到的三个问题。可惜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对于剪辑节奏的把握都各不相同。专业人士剪辑的时候,会让画面中的主体从一侧去往另一侧,这样整个画面的衔接就会非常流畅,否则就会出现“跳点”的问题。当然,剪辑毕竟已经是上个世纪初(1905年)就存在的老古董了,前人已经总结了相当多的经验。你完全可以通过拉片,提升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剪辑节奏的把控。之前给推荐过一系列关于剪辑的书籍,例如你可以通过:《剪辑的语法》——罗伊·汤普森、《看不见的剪辑》-鲍比·奥斯廷《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杨健这三本书,可以帮助你提升对于剪辑拼接手法的理解,并且间接借助别人的经验,这往往是帮助新人少走弯路的重要方法,没事多看一些专业书籍,真的对于我这些年来做剪辑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当然,视频拼接和专业剪辑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正如物理上的导体和半导体没有明确的区分一样,但是决定你能否真正走向专业剪辑的道路,最终还是讲故事的能力,而不是对于工具的运用!剪辑师应该怎样训练自己的剪辑思维?③音乐素养听到音乐素养,很多同学脑海里涌现的都是什么唱谱子、改旋律、配和声、加花、变节奏这样专业的名词,这对于视唱练耳比较薄弱的人来说(例如我),还是有点酸233...从小就对那些有音乐才华的人,非常敬佩,仿佛在他们眼里,一切有声响的事物,都自带标准的音高、调号,并且脑海里还能有声谱同步播放zzz...o(╥﹏╥)o当然,作为一个视频制作人,你需要做的是知道什么好的音乐,即我们所说的乐感,这样才能俘获观众的芳心。我不是学音乐出身的,算半桶水,但是接触过很多音乐制作人,他们也觉得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很多没有专业学过音乐的人,都对音乐有着很强的审美能力。所以,对于乐感培养的方法,我觉得是非常简单的,你甚至不需要搞得像拉片那么复杂,只需要多听别人作品里面的音乐搭配和流行歌曲,再加上一些后摇民谣、朋克金属、爵士古典和死亡哥特等的经典作品,相信对你的音乐素养也会有不小的提升。另外,在剪辑前,我都会先用音乐做好底子,听说不少剪辑师也会有同样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好处,可以先确定好整部片子的底调,并且由此控制剪辑时的节奏,当然,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根据需要对音乐再进行调整
拉片子在影视创作行业内被认为是一种学习方法,即细致的,逐段逐场逐镜地分析、欣赏、学习一部影视作品。根据职业需求和目的,拉片子的方法和侧重也不一样。
比方说,导演拉片子,主要考虑的事镜头的运用,摄影构图,光的使用等等;而编剧拉片子更注重的是编剧范畴的内容,比如人物的塑造,情境的设计,结构的布局,情节的编排等等。
这是职业导向上的侧重。另外就算相同职业,根据具体的目的,也会有所侧重。比方说,导演想学习某一部片子里面的动作设计,那么他在拉片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动作场面,甚至剪辑衔接的内容。编剧学习某一部片子的悬念的设置方法,那么他更侧重的是一部片子中悬念的安排,铺陈和悬念的释放这些内容。所以说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待拉片子的话,是根据学习目的有的放矢的。至于如何拉片子,当然不是把影像还原成剧本或文字,而是有目的的记录。拉片子不同于平常的观赏,很慢,要边拉边思考,从创作者的角度,把内容还原到创作之前,琢磨创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和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实在的训练自己的创作思维。
另外需要指出的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影视作品制作过程的人都知道,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影视作品已经是经过无数次选择之后的结果,比方说因为时长的问题,不得不减掉删掉一些相对没有那么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如果想通过我们面前所呈现的作品,通过拉片子,完整地还原创作者的初衷和创作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拉片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并不是学习影视作品创作的唯一途径,或者说主要途径。创作,尤其是影视创作,还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经验积累、训练,以及保持敏锐的观察,有力的创作动力。
推荐一部书,原中央戏剧学院老师杨健的著作,名字就叫做《拉片子》,比较实用,也算系统。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拉片子和拉片子作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拉片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