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饰资讯 > 艾克曼(艾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语言行为的一些作用)

艾克曼(艾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语言行为的一些作用)

发布于:2022-12-26 作者:沫沫 阅读:81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克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语言行为的一些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名人故事:维生素的发现

名人故事:维生素的发现

1896年,艾克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不仅人会生脚气病,就是家养的鸡也有生脚气病的。艾克曼决定用鸡来做实验,探索脚气病的病理。

起先,艾克曼仍把着眼点放在对“脚气病病菌”的搜寻上。他把病鸡的脚和内脏做成各种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又把喂鸡的食料作了严格的消毒,甚至还精心设计了新的环境良好的鸡舍。令人沮丧的是,鸡照样生脚气病。在他特意建立的养鸡场里,鸡常常一批一批地死去。

一天,养鸡场的饲养员生病了,新来了一个饲养员代替他。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新来的饲养员饲养下,一群病鸡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3个月,原来的饲养员病好了,回到了饲养场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鸡又开始生起脚气病来了。这一下,艾克曼豁然开窍:问题一定出在饲养员身上。

经过调查后,艾克曼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原先那个饲养员是个节俭的人,总是用食堂里吃剩下来的白米饭喂鸡;而那个临时代替的饲养员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收集这些剩饭,他用米糠喂鸡。于是,艾克曼连忙做了这样的试验:他买了一批健康的鸡,一半用白米饭喂养,一半用米糠喂养。结果发现,用白米饭喂养的鸡,很快就生脚气病了;而用米糠喂养的,却一直很健康。

“毫无疑问,脚气病一定和食物有关。”艾克曼恍然大悟。我们已经知道,几乎在这同时,高木也作出了类似的发现。只是,高木的'研究到此就中止了,而艾克曼却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艾克曼断定,米糠中一定有一种物质可以治愈可怕的脚气病。他喝了一些米糠浸泡出来的水,自己的脚气病竟好了。给其他患者喝,也如仙丹一样,药到病除。艾克曼又把米糠浸泡出来的水用一种薄膜过滤,发现滤液也能治病。于是他认定,那奇特的物质不但可溶于水,而且是小分子,因为大分子不能透过薄膜。

10年以后,波兰化学家弗克,日本生化学家铃木、岛村和大岳,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从米糠中获得了这种犹如仙丹的奇特物质——一种白色的结晶体。由于它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们称它为“维生素”。

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和这种维生素相似而功用不同的维生素,把它们归为一类,称做B族维生素。按发现的先后,又把这一族里的各个成员用阿拉伯数字作标记,分别称作B1、B2……以至B17。前面说的治脚气病的维生素,因它是最先发现的,所以就称作维生素B1了。 ;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详细资料大全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1858年8月11日-1930年11月5日)1858年生于荷兰。从阿姆斯特丹大学毕业后,到印度尼西亚当军医,后因患疟疾退役回国。1886年他重返印尼爪哇,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脚气病研究。他发现脚气病的病因不是由细菌传染,而是因为缺少维生素B1。这个发现使他在1929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30年逝世。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 外文名 :Christiaan Eijkman 国籍 :荷兰 出生地 :荷兰 出生日期 :1858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 :1930年11月5日 毕业院校 :阿姆斯特丹大学 主要成就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诺贝尔奖,发现, 诺贝尔奖 艾克曼在印度尼西亚当过军医,后来因患疟疾而退役。退役后,他为了搞清楚自己患疟疾的病因,去德国留学,投奔柯赫博士门下攻读细菌学。当时东南亚各国流行脚气病,荷兰 *** 认为是细菌引起的,因此派了一个脚气菌调查团去印度尼西亚。艾克曼作为助手参加了这项工作,并留在当地继续从事这项研究。在那里,他发现如果鸡只吃白米,就会产生严重的脚气病症状,可是如果让鸡吃混有糠的粮食,就能缓解脚气病症状。于是,他又把监狱里的犯人分为两组做实验。一组只 *** 白米,另一组吃糙米,结果吃白米的那一组犯人患脚气病的比例远远高于另一组。根据这一发现,他否定了脚气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理论。艾克曼乘胜追击,又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糙米和糠对鸡的多发性神经炎有疗效。1929年,他因此项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发现 那么,为什么艾克曼博士被当作维生素B1的发现者获奖,而对真正的发现者铃木梅太郎博士却视而不见呢? 艾克曼仅仅发现了米糠有缓解脚气病症状的作用,维生素营养素并不是他发现的,是他的学生沿着他的思路证明了脚气病不是由细菌传染引起,而是由于缺乏米糠中一种未知的保护素造成的。那以后,铃木梅太郎博士分离提取了维生素B1。我觉得两位博士应该共获诺贝尔奖。不过,如果只能有一位获奖,在独创性方面,艾克曼占了上风。 艾克曼的伟大在于,作为一名脚气菌调查团的助手,在调查团找出患者血液中的细菌而撤走以后,他仍然留在当地继续从事研究。对他来说,研究的目的是治病,既然发现了脚气病菌,就应该在细菌理论指导下找出治疗脚气病的方法。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可是,他用了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后来他独辟蹊径,终于发现了米糠的药物作用。 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一种学说是非常困难的事。如果勇于正视事实,尤其是在学说与事实两者间更尊重后者的话,你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从事研究,学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说就是学说,它只不过是启动实验的假设而已。正视实验结果,否定不符合实验结果的学说,建立新的符合实验结果的学说,就一定能推动研究前进。这样做,诺贝尔奖自然离你不会太远。 毅然返回疟疾流行的地方,发现米糠的药物作用,获诺贝尔奖。

心里学家艾克曼说人有哪六种基本情绪?

艾克曼在1972年提出的基本情感: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艾克曼又扩充了一些不只是由面部肌肉表现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这些新添加的情感包括:愉悦、轻蔑、满足、窘迫、兴奋、内疚、成就感、安慰、满意、感官愉悦、羞愧。

艾克曼通过一项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福勒人的跨文化研究设计出一套基本情感列表。

他指出,一个孤立文化中的成员可以明确的辨别出照片中与福勒文化完全不同的其他文化成员表情表达的情感。他们也可以用面部表情来描述情形。他推断,与某些情感相关的表情对所有人类来说是很基本的,或者说在生物学上是很普遍的。

保罗·艾克曼 [Paul Ekman 1934.02.15],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华盛顿。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人际欺骗。

1991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在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兰利波特精神病研究所临床实习一年;

1958 年获纽约市阿德菲大学博士学位。1958-1960 年任职于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美国陆军参谋部,1972 年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教授至 2004 年退休。

扩展资料:

事业

艾克曼关于面部表情的研究工作是基于Silvan Tomkins的研究成果。 他在1965年认识Tomkins,他在一篇1986年写的自传文章内形容对方是他的“导师、同事和亲密朋友”。

艾克曼证明,同以 Margaret Mead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所认为的正好相反,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不是由不同文化决定的,而是自生物起源时,就普遍贯穿在人类文明中。

他认为这些非言际动作是演化的结果。他发现,那些表示愤怒,厌恶,恐惧,欢乐,悲伤和惊奇的表情都具有普遍性。对蔑视的研究成果则不太明确,但至少有一些初步的证据证明,这些情感和表情是被普遍认可的。

在同 Maureen O'Sullivan 博士共同研究的“Wizards计划”中,艾克曼提出微表情可以被用于测谎中。在测试过两万位各行各业的人士后,他发现只有50位在未接受任何正式训练的情况下有能力识别出别人撒谎。这些未受训者是检测欺骗行为的奇才。

他开发了一套“面部动作组织系统”(FACS)来将每个人的表情分类。艾克曼指导和发行了关于一般非语言行为领域各式各样主题的研究。例如,他关于谎言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面部,还包含身体其他的部分。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也利用口语迹象判别谎言。当受访于有关莱温斯基的丑闻案时,他曾表示,他察觉到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说谎,因为他在使用逃避语言。

艾克曼在对谎言在社会层面的研究有突出贡献,包括我们为什么撒谎,我们为什么常无意识的判断谎言。艾克曼还同计算机视觉研究员 Dimitris Metaxas 设计了一个视觉测谎仪。

艾克曼细致谨慎的实验是其他心理学家的优秀典范,也使他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

2004年,他从旧金山加州大学精神病学系心理学教授职位上退休。

他现在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出版的《Greater Good》杂志编辑委员会。他的贡献包括在同情、无私、平和的人际关系从根源上给出科学研究解释。2008年,他和达赖喇嘛合著了一本关于情绪的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保罗·艾克曼

《歌德谈话录》(1):为什么是艾克曼?

《歌德谈话录》,并不算是歌德本人的作品,因为它是在歌德去世之后,由艾克曼编辑出版的。

但是,它以纪实的方式,展现了歌德的思想、智慧、形象和精神面貌,也被看作歌德毕生成就的一部分,甚至被誉为“歌德思想的巨大宝库”,众多学者用它来研究歌德,而读者则把它看作培养文化品位的入门读物。

可以说,歌德能获得巨大的名声,这本书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作为编者的艾克曼更是居功至伟。

艾克曼生于1792年,比歌德小四十多岁。他家境贫寒,直到14岁,才得到好心人的资助,开始识字念书,并且迷上了歌德的作品。艾克曼在大学读的是法律,但是他毕业后却写了一部专著,专门论歌德的诗。1823年,31岁的艾克曼把这部专著和自己的诗作寄给歌德,希望歌德帮他推荐出版,紧接着,他又来到魏玛,当面拜访大师。

这一次拜访,彻底改变了艾克曼的人生轨迹。当时的歌德,已经年过古稀了,正在留意物色一个合适的助手,他看上了艾克曼的人品、学识和文笔,便试着让他编辑整理自己早年的作品,结果十分满意,于是,他就将艾克曼留在了身边,作为私人秘书。就此,艾克曼与歌德几乎形影不离,他每天都将歌德的话语记录下来,直到1832年3月歌德去世,历时将近九年。

根据歌德的遗嘱授权,艾克曼着手整理所有这些谈话,后来分成三卷,分别在1836年和1848年出版。歌德逝世后,他的名声开始下降,其作品在德国越来越少人问津,但是《歌德谈话录》一问世,德国又掀起了一场重新认识歌德、阅读歌德的热潮。艾克曼在书中由衷地写道:“能聆听他的谈话,我深感幸福,我感觉自己的整个灵魂已经奉献给了他。我想,别的一切我无所谓了。”

在《歌德谈话录》的序言中,艾克曼说:“这位非凡的人物及其精神,可以比作一个多棱形的金刚石,每转一个方向就现出一种不同的色彩。”

艾克曼的谦卑态度,是一名崇拜者的自我修养,也表明在与歌德相处的这九年时间里,他的确从偶像那里学到了做人的真谛。艾克曼是在歌德的晚年,进入到他的生活;歌德逝世后,艾克曼又背负着歌德的精神继续前进。可以说,艾克曼是一个幸运的崇拜者,他的偶像是万里挑一的杰出人物。他编撰的《歌德谈话录》,不仅向后世传播了歌德的名声,更将歌德所代表的人文精神传达给了世人,我们从中看到了何谓高贵人格,也懂得了文化、教养对于人生的宝贵价值。歌德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他的人格魅力、思想和品格,却依然能够泽被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简介

职业:医师、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籍:荷兰语

为什么出名:证明脚气病是由于饮食不良导致的维生素发现,192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出生日期:1858年8月11日出生地:Nijkerk,荷兰球星签名:利奥

去世时间:11月5日,1930年(72岁)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生命中的

事件1929-12-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联合授予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和弗雷德里克·高兰德·霍普金斯爵士(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表彰他们在Twitter上的Facebook分享上发现了维生素分享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安瓦尔·萨达特汉斯·菲舍尔拉尔夫·邦奇医生亚伯拉罕·格斯纳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马格努斯·赫施菲尔德

acumed是什么牌子

美国创伤知名品牌Acumed(艾克曼)。

创伤可以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程度进行分类。 按发生地点分为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交通伤、体育伤、生活伤等。

按受伤部位分为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各部位的骨折和关节脱位、手部伤等;按受伤类型分为骨折、脱位、脑震荡、器官破裂等;相邻部位同时受伤者称为联合伤(如胸腹联合伤);按受伤的组织或器官分类时,又可按受伤组织的深浅分为软组织创伤、骨关节创伤和内脏创伤。

软组织创伤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损伤,也包括行于其中的血管和神经。单纯的软组织创伤一般较轻,但广泛的挤压伤可致挤压综合征。血管破裂大出血亦可致命。骨关节创伤包括骨折和脱位,并按受伤的骨或关节进一步分类并命名。

如股骨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内脏创伤又可按受伤的具体内脏进行分类和命名。如脑挫裂伤、肺挫伤、肝破裂等。同一致伤原因引起两个以上部位或器官的创伤,称为多处伤或多发伤。

按致伤因素,分为火器伤、切伤、刺伤、撕裂伤、挤压伤、扭伤、挫伤等。按皮肤完整程度,分为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等。

关于艾克曼和艾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语言行为的一些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艾克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