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单向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单向度的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是书的名字,《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著名的作品,它的核心就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这部作品为他在60年代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被媒体称颂为“新左派之父”,成为了美国和欧洲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论点介绍
单向度的人也因此成了流行术语。“向度”在英文中就是“dimension”,也可以翻译成“方面”或“维度”。单向度的人就是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马尔库塞认为正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它压制不同意见和声音,压制了人们对现状的否定和批判。
“单向度社会”这个概念是由马尔库塞在其批判发达工业社会的社会批判理论中所提出的。
其含义是,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整个社会无一例外地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这就是发达工业社会的内在特性。
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已经是一个单向度而不是多向度社会。所谓单向度就是说社会只有一个声音,一个思想,而没有反对的声音。
而正常的民主的社会应该是多向度的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的单向度表现在政治上没有反对派,各个党派都是一个观点。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生活在同样的方式和模式中。在文化领域单向度的社会也表现出单一的商业化的文化。
单向度社会是新型的极权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是没有人格的关系,它的统治是无形的(被意识形态的东西所统治),这与古代的统治是完全不同的。人们追求的幸福是一种压抑、痛苦的幸福。
单向度社会没有自由时间而只有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是被统治的时间,它与古代的自由时间是不同的 。单向度社会是“生存斗争永恒化”。
这就是说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停地消费和生产。如果你不愿意消费和生存你就被排除在社会之外。
因此单向度社会迫使人们只能够朝一个向度如此地不断继续下去。
(这一点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 单向度社会的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单向度社会从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出发,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这样的一种合理性,最终由专制给以保障,成为正式的合理性。
而人在这样的合理性当中只是一个工艺装置中的一个零件。科学技术的统治最终变为意识形态的统治。
这就是说我们的意识形态已经科学技术化了,我们只相信科学技术的客观性,我们受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控制。也就是说在马尔库塞那里,“单向度”一词既用来批判发达工业社会,也用来分析现代人。
其中心含义是,工具理性、技术控制的发展,使发达工业社会成为现代版本的“达玛斯提斯之床”,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甚至生活等方面,都只剩下一个向度,即肯定与维护的一个单向度。
而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也被现代社会这个“达玛斯提斯之床”所标准化、范式化了,丧失了批判与否定的能力,在“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中,成为维护这个社会的工具和奴隶。
马尔库塞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是他们毕竟是奴隶。因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
” 应该说,制造出千千万万个在思想意识上只有“单向度”的人,是“单向度”社会的首要体现。
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还表现在,它以自己丰裕的物质条件,成功地容纳、化解了社会中一切可能存在的否定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劳动和生存条件都发生了变化。
不仅因劳动所造成的体力疲劳和精神痛苦在减轻,社会阶级矛盾也在缓和,原来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否定力量而存在的工人阶级,也分享到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富裕和满足,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是工业化初期的那种贫困潦倒“失去的只是锁链”的社会弃儿,发达社会的物质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他们,他们不必为了生存而改变现存制度。
这样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使工人阶级由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变成丧失批判能力和反抗要求的驯民,工人阶级已经被现存制度所容纳和同化。
即使原来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主要的政治反对派——各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也被富裕社会所整合包容,放弃通过革命推翻现存制度的主张,加入议会,争取在现存体制内实现自己的要求。
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社会文化领域也是“单向度”的。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也在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商业化、世俗化、物质化、标准化、大众化。
文化一反前工业时代精英文化的那种个性的、理想的、与现实保持距离的,保持否定限度的特性。
在技术理性极大发展,人类的理想和现实距离减小,乌托邦的幻想失去源头的现代社会,文化也低下其高贵的头,不再是人类理想的载体,而是和它曾努力批判的社会同化,由批判的文化、否定的文化,变成肯定的文化,即肯定现实的文化。 由马尔库塞的这一理论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现代文化是一种肯定文化,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现代资本主义阶段,文化与现实的距离消失了,文化成了现存社会秩序和社会观念的复制品。它认可现存制度和现存秩序,压抑个体灵魂,使之顺从普遍的价值和普遍的存在。
此外,发达工业社会所倚重的商品意识和交换原则也渗入到文化中来。充斥于各个角落的电影、电视、报纸、杂志、流行音乐、时髦小说,还有广告、摄影等传播媒介,构成一个庞大的大众文化网络体系。
当年,为躲避法西斯而初到美国的法兰克福思想家们就惊异地发现,美洲大陆虽然没有法西斯,却存在一个功能强大的流行文化网络,它对人的控制比法西斯还惨烈,其手段更高明,效果更显著。
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其无所不在的威力,按照现存秩序的要求,塑造和操纵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不停地制造着千人一面的社会主体。
平庸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极为惨烈地噬咬着人们的心灵。
它以文化的形式告诉人们,现存社会是最好的最合理的,认同这个社会,接受它的观念,就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人们的自由意识和批判精神,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被不断增长的“虚假需求”,被不断更新的商品,被维护现实的“肯定文化”所窒息了、消除了,就连这个窒息灵魂、消除反抗的过程都是合理的,甚至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它是人的实际利益和感官满足与现代工业社会融为一体的过程,是人与文化物质化的过程,是“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融合的过程。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的社会的融合,造成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在这个“一体化”的社会中,政府的行为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的需求与个人的利益达成一致,每个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
他们接受同样的价值观念,丧失了批判与否定的能力,大家彼此彼此,每个人都是现代经济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消费社会中的一个符号,从思想到行为完全与社会同化。
发达工业社会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排除了一切异己,解除了一切反抗,甚至消弭了一切批判与否定的因素。这个社会是“单向度”的、极权的,又是病态的、危险的。
“单向度社会” 这个词是马尔库塞发明的,它是基于批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不过我觉得,在单向度这个问题上,我们泱泱中华老早就超英赶美,单向了好几千年了。
这主要是意识形态上来表现。
比如我们有句古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就是个单向度的句子,因为它否定了读书之外种种选择的价值。
但是,你千万别以为这是单向度的顶峰。我朝文明博大精深,不在单向度上加个平方,岂能显示我朝文明的威力。
所以除了“读书高”,还有句“学而优则仕”。
读好了书去当官才是成功人士,在此之前的研究治学,都是为“货与帝王家”作准备的,都是“仕”的手段。假如你真以为读书是乐趣,还想到里面寻找真理什么的,那只会成为一个“腐儒”。
现今的考公务员热。
至于仕了之后有什么好处,我朝人民全都心知肚明,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发明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话,直接在读书和金钱、权力、美女之间建立联系。
有人感慨美国的大学生以爱好选择职业,还有毕业了选择满世界流浪的。但是如你所知,在这些方面这说明在单向度上美国远远落后于我朝。当然,我朝的单向度也是博大精深,所以有时候不一定是让大家都奔着黄金屋而去。
好几十年前,我们流行越穷越光荣,假如你家里有余粮,足够你惭愧好一阵子的。要是你不幸祖上富过,就得自佑多福,千万别让革命群众看你不顺眼。好在没有余粮会饿死人乃是硬道理,所以我们才又回到黄金屋的单向度上来。
对于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来说,唯一的问题是,十好几亿人都单向了,免不了要为了黄金屋打起来.
不过伟大领袖说了:“与人斗,其乐无穷”,按照这个逻辑,我朝不仅是史上在此方面最单向度的社会,也是“快乐指数”最高的社会。而如今我们的生活已使人没有了想象力,总是围绕着“升学、工作、房子、汽车”转,都是一个同一的模式。体现上层建筑模式体制的僵化。
“单向度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
单向度的人也因此成了流行术语。“向度”在英文中就是“dimension”,也可以翻译成“方面”或“维度”。
单向度的人,就是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扩展资料
马尔库塞认为正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它压制不同意见和声音,压制了人们对现状的否定和批判。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极权主义不同于以往的极权主义。以前的极权主义是采用恐怖和暴力手段,不服从政府和当权者会被投进监狱,遭受迫害,甚至被杀害。然而,现代的极权主义社会,却正在于它有对立派别和对立意见的存在。
马尔库塞解释说,因为这种对立只不过是表面的对立,就像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虽然两派争权夺利,但他们毕竟都是资本主义政党,并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又比如在西方社会,群众可以游行示威,但他们反对的只是政府的一些具体措施,并不反对社会制度。甚至旁边还有警察“保护”,以防出事。
《单向度的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者马尔库塞1964年发表的一篇力作.这部作品曾被作为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的“造反教科书”.马尔库塞在这部著作里,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转而拥抱黑格尔的人类解放的先验理性准则.同时他还扩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早期论点,如批判工具的合理性,模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作品的基本思想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批判意识已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指丧失这种能力的人.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人们失去的“第二向度”是什么呢?就是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即把现存的世界同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对照的习惯.哲学的准则能使我们理解自由、美、理性、生活享受等等的真正性质.
我的偶像哈贝马斯在他为了纪念马尔库塞诞辰七十周年的论文同时业是他的成名作里,在依据以上马尔库塞的思想提出:意识形态化的科学技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将这句话去头去为然后开始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现在,我看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没有看到共同富裕.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事实上不是建构了“共产主义”,而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解构。因而刘小枫将“马克思”与“尼采、弗洛伊德”并列称为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三位先驱。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会很容易理解马尔库塞的解构了。首先,向度(dimension)又有“方面、维度”的意思。因而,“单向度”实际有两种意思,一是在横向上只有一个方向;一是在纵向上只有一个深度。即扁平化、无反抗等。单向度的人就是认同现实,没有批判精神,不反思的人。而造成这种单向度的人的社会,即单向度的社会,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维护现有体制,有着巨大的惰性——即资本主义。 之所以将资本主义描述为单向度的社会,是因为资本主义有着他强大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仅表现在他的暴力机关、宣传工具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的生产方式上。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给予工人自由、并要他们一无所有,标准化的推广则导致了生产上的零散化。总之,资本主义使以往社会通过法律、集权、等级制度等统治工具统治改由规律、客观秩序、市场等新的手段来统治。 统治手段即人身依附的变化使人们沿着社会(资本主义)预设下的道路前进,失去反抗的动力和想法,无深度,不反思,成为单向度的人。 时代再变,单向度的社会却是一成不变。后来哈贝马斯在纪念马尔库塞诞辰60周年的论文中提到“意思形态化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宣告科技革命进一步强化了单向度的社会。岂料却被我们的导师掐头去尾贩到中国来改革开放。
“单向度”有两种意思,一是在横向上只有一个方向;一是在纵向上只有一个深度,即扁平化、无反抗等。
单向度的人即所谓的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起源
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源于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力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关于单向度和单向度的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单向度
相关文章